在此,利用范式(venn)實踐資訊架構的設計模式圖比較維谷斯基(Vygotsky)活動理論模式圖,進一步瞭解資訊系統的多層認知。
首先,實踐資訊架構就以用戶、內容、情境視為會影響層面的因素。其中,情境指背後的目標、及可供設計和實作資源;內容指該本質與數量以及之後的改變;用戶為瞭解群眾的使用行為。這與維谷斯基(Vygotsky)活動理論分解為成個體、中介(工具)、目標(結果)概念極為類似。個體可指個人、一對、群體;中介指溝通上的語言、寫作、機具、音樂等;目標指欲達成的目的與結果。其兩者本質都是非靜態,同樣處於混亂、失誤、嘗試與錯誤中學習狀態。
前人有道:這些模式並非真實的再現,而是一種經驗法則幫助確認與探索多重脈絡的因素。所以依著巨人的肩膀,試著把我們看似不清的東西丟進去吧。
用戶:1家庭主婦 2經理人 3業務員 4教師 5司機 6學生 7路人甲等。
內容:1冰箱、電鍋 2書面文件、投影機 3 客戶名單、商業資料 4 麥克風、麥克筆 5路況、性能 6筆記、備忘錄 7路標、美食街等。
情境:1烹飪、清潔 2辦公、開會、出差 3 跑腿…XD 4上課、會議 5 開車 6 戶外活動、上課 7 尋路。
當所有元素被攤開後,我們能夠更透徹探究之間可尋性與關係。這裡的用戶,可以是個人、一對或成員,如家庭的成員就不只一人。就一個家庭主婦身份來說,她的活動情境可能是烹飪、清潔、接小孩等,而需要透過一些中介來做為目標之用。這些元素都是構成資訊架構與最後目的的「材料」。當我們將這些材料丟進組態系統後,便可做為自動辨識模式。
建立系統標籤
當每件物品都是人詮釋的文件,就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標籤系統。這裡借用Urie Bronfenbrenner’s model的生態學系統理論來說明網路標籤系統方法。中心的微觀系統(Micro)可以就人的角色、特質來看,如從網站內容、作者本身或主題專家(subject matter expert,SME)協助定義;居間系統(Meso)可以與使用者群互動來瞭解,並運用一些brainstirming的方法,如卡片排序(card sort);外部系統乃透過間接的方式,透過一些搜尋分析(如google analytic)或部落格(del.icio.us)裡所共同建構的字串或標籤;最外層鉅觀系統(Macro)是依賴大環境的政治、社會規範、圖書館學和醫學等來影響。
我們的目標是讓系統範圍窄化、以更乾淨、明確、集中、不虛耗資源、清楚描述、滿足內容需求、解決使用者問題、達成事業目標的優化。
Tuesday, April 29, 2008
資訊架構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2
張貼者: Chien-ta Huang (Jerry) 位於 4/29/2008 12:33:00 PM
標籤: 釋放閱讀 Reading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