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ly 14, 2008

Mission Eternity Sarcophagus 〈不朽的任務-石棺〉

從過去對前人的印記,只能透過大眾媒體的專題報導(電視、電影、報章雜誌)或是從周遭親友、師長留存的記錄得到認知。有了網路的便利性,我們更輕易、主動了解他們的故事,在web2.0時代,我們甚至共獻故事的一部份。瑞士網路藝術先驅Etoy.corporation碰觸死亡的議題,將裝置搭上新媒體之便,具體化一項對於人們渴望死後存有某種意義的尊敬,與反諷黃花科幻滿足人類慾望的空想。作品-〈不朽的使命-石棺〉(Mission Eternity Sarcophagus)。



他的構成是以一個貨櫃大小(便於運送到世界各地),浸入LED牆面、天花板、地板的空間,透過行動裝置(電話)或網路瀏覽器來喚起前人肖像。人們可以充當天使貢獻他們一部份個人的儲存容量(上傳)或流傳後人傳遞出去(下載),它的差異性在於網絡電腦使用者的共同目標-保有某些東西存在世上,以能夠引起熱切關心與求知感受。

這是上一次與老師meeting時,討論關於智慧環境技術面向所使用到的「通用構造器」(一種能夠自我評量判斷的裝置,類似自動化裝置回應公共空間)。它是一種物對物的溝通與判斷,仿人工生命,建構叛的虛擬人格,混合了記憶與介面;人們透過物的本身來詮釋理解。

Donald A. Norman在情感設計提過我們詮釋經歷過的每件事情,其中有許多是人性化用語,這被稱為擬人化,就是指把人們的動機、信仰和情感賦予到動物或無生命的東西上,如電腦、工具和汽車。書中繼續推測人與物互動的五種主要社會線索來探討。在其他裝置作品ALAVs 2.0Delicate Boundaries都看到相似的概念運用其中。


ALAVs 2.0 && Delicate Boundaries

參考網站: 西班牙Fundación Telefónica VIDA
Video : Mission Eternity Sarcophagus
Video : ALAVs 2.0
Video : Delicate Boundaries

No comments: